💼退休族的資產防守戰:台幣升值下,我如何看待金融股投資?
🖋️ 作者: 50歲退休練習生|專注於股息投資與現金流規劃 📅 發佈日期: 2025/08/06 🌍升值的台幣,是禮物還是挑戰? 退休之後,我的投資目標已經不再是追求資產暴增,而是「守得住、花得安心」。最近新台幣持續升值,有朋友問我:「這樣不是很好?出國便宜、物價穩定!」的確,對日常生活來說是利多,但對我們這些 依靠股息過生活的退休族來說 ,卻也潛藏一些不容忽視的風險,特別是在 金融股投資 上。 📉升值對金融股的衝擊:我學會了分辨 以前我只看殖利率高不高、填息快不快,但現在我會問自己:這家公司在升值的環境中,還能不能穩穩發股息? 我學到一個重要的區分: 🔹壽險型金控:帳上匯損難避免 像 國泰金、富邦金 這類壽險資產比重高的金控,它們的海外投資大多以美元為主。當台幣升值時,這些外幣資產換回台幣的價值會縮水,帳上馬上反映匯損。有些年份匯損太大,甚至會影響股利政策。 這對我這種 需要每年穩定股息支撐退休生活費 的人來說,風險太高了。 🔹銀行型金控:穩定就是美德 反而像 兆豐金、第一金、合庫金 這些以存放款為主、外幣資產較少的銀行型金控,受匯率波動影響小很多。配息雖不一定特別高,但勝在穩定,而且很多是公股背景,在政府政策護航下,對退休族來說多了一層安全感。 💡我的配置策略:穩定收息為核心,其他為配角 經過幾年股息投資的經驗,我的金融股策略越來越清楚: 核心資產放在銀行型金控 ,例如兆豐金與第一金,是我現金流的支柱。 壽險型金控少量持有 ,如富邦金,只在升值時趁股價低補一點倉位,當作資本增值的備胎。 若看不清方向, 用高股息ETF如0056、00878來間接持有金融股 ,既省心也分散風險。 每年檢視一次資產配置比例,遇到台幣大幅升值,會適度調整美元資產或高風險金融股的比重。 🎯升值時,我反而更謹慎 很多人以為匯率升值是經濟強的象徵,對股市是好事。但我學到: 對出口產業與壽險業不一定是 。而退休族最怕的不是報酬率低,而是 收入不穩定、現金流中斷 。 因此,我選擇把投資重心擺在能在逆風中也穩定發股息的標的。尤其是在升值環境下,這樣的選股邏輯比什麼技術分析、報表預估都來得實用。 🧓寫給和我一樣的退休朋友們 如果你也是靠股息過生活的退休人,不妨一起思考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