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1月 1, 2025的文章

沒有房也能有生活:AI時代的居住革命

文|50歲退休練習生 最近與幾位退休朋友聊天,話題轉到AI對年輕世代的影響。大家普遍擔心未來的工作會被人工智慧取代,孩子們找不到飯碗。然而,我卻有不同的想法:當AI成熟到可以取代大部分的專業工作時,真正被釋放的,或許是人類的生活自由。 金句: 「AI取代的不是人,而是讓人受困其中的生活結構。」 一、當AI取代專業,不是災難,而是重新分配自由 過去,我們總將「工作」視為生存的基礎。人類必須勞動、才能換取生活資源。然而AI的崛起,正逐漸顛覆這個幾百年來的社會架構。從翻譯、客服、設計、文案到律師助理,AI都能完成甚至超越人類水準。當這股潮流進一步滲入自動駕駛、智慧醫療與金融分析時,人類勞動的必要性將被重新定義。 這並不意味著人類被淘汰,而是「工作」這件事被重新定義。我們不再必須住在城市核心、不必因通勤而被迫接近公司、不再為了房貸而犧牲一生。AI的進步,將人從「必須在特定地點執行任務」的枷鎖中解放出來。 也就是說,AI不是讓人失業,而是讓人終於有機會「選擇」自己的時間。 二、自動駕駛的普及,將徹底改變「地段」的價值 試想,一旦自動駕駛技術完全成熟,人類的行動成本將急劇下降。移動效率高了,通勤時間失去意義,那麼「地段」這個房地產的核心概念,也將不再有舊有的價值。 在那個時代,沒有人需要「住近公司」;因為即便你住在山邊或海邊,車子也能在你睡夢中自動載你前往工作地點。早上醒來,已經抵達辦公大樓門口。車輛再自行回到偏遠的停車場等待你下班。 這樣的世界裡,都市不再需要昂貴的市中心。人們可以選擇住在更寬廣、更安靜的地方,甚至不需要「擁有」房子。一台配備完善的自駕露營車,就能同時滿足住宿、交通與休閒需求。 金句: 「當移動變得毫無負擔,房子的意義也將被重新定義。」 三、AI時代的城市,將從「集中」走向「分散」 現代城市之所以昂貴,是因為資源集中:公司總部、金融中心、學區、醫療院所、交通樞紐……所有人為了效率,向同一個地點集中。而AI與自動化科技的成熟,將使這種集中邏輯被打破。 例如,遠距工作不再受限於人力協調;AI助理能即時翻譯、會議自動紀錄、任務自動分派。學習教育也可透過AI導師個人化進行;醫療診斷與遠端手術系統普及後,偏鄉與都市的差距將被縮小。當「距離」與「時間」的成本幾乎為零時,城市的必要性將下降,生活重心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