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有「社會觀察與感觸-政二代」標籤的文章

你覺得政治黑暗?看看政二代為什麼心甘情願

為什麼我們覺得政治黑暗,而政二代卻心甘情願? 你們覺得政治黑暗,只因普通人無法踏入其中;若真如此糟糕,政二代又心甘情願。 近來,朝野對立、政治紛爭不斷。我有一位朋友,跟幾位民意代表熟識,某次聊天時,他說了這句話——簡單卻耐人尋味,揭示了 權力核心內外思維的巨大差異 。 1️⃣ 權力核心外的人:看到的永遠是黑暗 對外界而言,政治充滿紛爭、權謀與利益算計。新聞報導、社群討論、甚至偶爾的醜聞事件,都加深了 政治黑暗 的印象。 外部觀察者無法接觸權力運作的實際規則,也缺乏內部資源與人脈,因此容易以道德標準來評判政治行為。簡單說,他們的視角是 片段、外部、理想化的 。在這個視角下,政治看起來總是腐敗、混亂、不可理喻。 2️⃣ 權力核心內的人:黑暗與資源並存 對政治圈內的人而言,情況卻截然不同。核心內的人更熟悉規則、遊戲方式與利益分配,也更清楚「操作手段」與「影響力」的價值。 政二代的存在 ,就是最明顯的例子。他們的家庭積累了政治資源、人脈與經驗,即使外界覺得政治黑暗,他們仍願意投入。 核心內的人,對權力的理解是 現實、策略性、長期性的 。黑暗不一定意味著無價值,而是一種需要掌握的操作場域。 3️⃣ 核心內外的思維落差 觀點 核心外 核心內 政治黑暗 絕對評判、道德化 現實操作、策略化 風險 高、不可控 可控、可操作 動機 抗拒、疏離 投入、累積資本 判斷標準 外部標準 內部規則、長期收益 4️⃣ 思考問題 這並不是說核心內的人都高尚,或者政治不該被批判,而是提醒我們: 政治黑暗,往往是外部視角的產物;權力核心的運作,遠比表象複雜。 如果我們想理解政治,就必須承認這種視角落差:黑暗與吸引力可以同時存在。 結語 對大多數人而言,政治是一面鏡子,映照出理想與現實的矛盾。對核心內的人,政治是一盤棋,任何一步都計算著長期收益。 理解這一點,也許比一味批判更能讓我們看清權力的本質。 思考問題: 你眼中的政治,是黑暗的鏡子,還是未參與的棋局? 💬 歡迎在下方留言,分享你的看法: 你覺得政治核心內的人與外部人的差距大嗎? 你認為政治黑暗是事實,還是外部視角的錯覺? 政二代的存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