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你學不好投資理財?這 7 個錯誤讓你離財務自由越來越遠

 (投資新手、ETF、被動收入、理財觀念、財務自由)


真的「學過」投資嗎?還是只是「照做」?

很多人以為投資很簡單——

看 YouTube、聽 podcast、跟著買股票或 ETF,反正市場長期會漲嘛!


但幾年過去,帳面沒漲多少,心情倒是越來越焦慮。

這時你才發現:你根本不是真的「學會投資」,而只是「模仿別人」。


本文將揭露大多數人投資理財學不會的 7 個原因,並教你從觀念、心態、到實作,一步步建立屬於自己的投資系統,讓你早日打造穩定的被動收入。


一、你以為「會賺錢=會投資」,其實你只是靠運氣

很多人初期賺到一點,就自以為有天份,甚至想教人理財。

但投資不是靠一次買對,而是看你能否持續獲利。


真正會投資的人,懂得這些事:


勝率與報酬率是兩件事:即使你只有 40% 勝率,只要報酬高於虧損,你仍是贏家。


風險管理>預測市場:再會分析,總有失誤,控制風險才是長久之道。


策略勝過情緒:看漲就想追,看跌就砍單,只是情緒交易,無法長期穩定。


二、你的是「資訊」,不是「知識」

現代人資訊來源太多:


短影音:30 秒告訴你買 00929 很好


財經 KOL:推薦 ETF、保單、基金


課程廣告:「3 小時學會投資賺 10%」


看得多,卻越看越迷惘。


知識,是你能反覆解釋並應用在不同情境的東西;而資訊,只是別人說過的話。

如果你連自己為何買這檔 ETF、報酬目標、風險程度都講不清楚,代表你學到的只是資訊。


三、你從未建立過屬於自己的投資邏輯

很多人投資靠直覺、靠推薦,但從未系統性思考:


我要的是資本利得還是現金流?


我的投資時間軸是 1 年?5 年?還是終身?


我最怕的風險是波動?還是本金虧損?


建立投資邏輯就像寫 SOP,當市場震盪時,你才知道該怎麼做,而不是手忙腳亂地問人「現在該賣嗎?」


四、你沒搞懂「投資是為了什麼」

每個人投資的目的不同,但沒人提醒你要先想清楚這個問題:


是為了提早退休?


還是為了補貼生活費?


想存頭期款?還是為孩子教育金?


沒有目的,就沒有策略。

如果你只是「覺得應該投資」,那你根本沒開始過真正的理財。


、你過度追求「高報酬」卻忽略「風險控制」

最常見的錯誤:


看到年報酬 15% 就心動,卻沒注意風險標的(如槓桿 ETF)


聽到「高股息配息穩定」就全壓,卻沒檢查成分股體質


短期表現好就加碼,結果遇到修正被套牢


市場回報是「報酬/風險」的比例,不是「報酬本身」。

能長期活下來的投資者,重視風險遠大於報酬。


六、你沒有本金,卻想要穩定現金流

這是很多年輕人誤會最大的地方。


「我每月領 3,000 被動收入就能財務自由了!」


但你有想過嗎?


以年報酬 5% 計算,需要約 72 萬元 本金才能產生每月 3,000 元的配息


若要月入 30,000 元被動收入,本金要 700 萬元以上


結論很簡單:

沒有本金,就沒有自由。

先努力工作、存錢、增加儲蓄率,才是投資第一步。


七、你沒有紀律與紀錄,投資只是「試試看」

投資不是做一次,是一輩子的習慣。


但你有這些習慣嗎?


固定每月檢視投資部位與績效


建立 Excel 或 App 紀錄每筆交易


持續觀察自己的情緒、決策與市場變化


沒有紀律與紀錄,就無法累積經驗;沒有反思,就不會進步。


實戰篇:新手投資人的「三階段成長模型」

第一階段:理解與認知(0~6 個月)

學習目標:投資是什麼、為何需要、有哪些風險?


推薦學習:


基本理財概念(資產、負債、現金流)


投資商品種類(ETF、基金、股票、債券)


時間與複利效應


推薦書籍:


《小狗錢錢》:建立正確金錢觀


《漫步華爾街》:了解投資邏輯


《投資金律》:穩健理財觀念入門


第二階段:實作與錯誤(6 個月~2 年)

學習目標:建立自己的策略、開始實際操作


開立證券帳戶、選擇定期定額


開始投資 0050、00878 等大盤或高股息 ETF


每月觀察配息、報酬、漲跌感受


記得這句話:


沒有實際下場,你永遠只是觀眾。


第三階段:優化與習慣(2 年~持續進行)

學習目標:整合策略+心態養成


根據目標調整配置(股債比、高低波動組合)


觀察市場事件下的自己行為與情緒


加入年度檢討與再平衡策略


這時你會慢慢建立出屬於自己的:


投資哲學


報酬預期


財務模型


而這些,才是財務自由的基礎。


結語:你不是不會投資,是你從未「好好學過」

理財,不是運氣、不是捷徑、更不是流量密碼。

它是一套需要時間、理解、練習與紀律的技能。


不要再盲目照做,開始問自己這些問題:


到底為什麼要投資?


我希望什麼時候達成什麼樣的財務目標?


我願意用什麼方式、承擔多少風險來換取那樣的結果?


當你開始思考,而不是模仿,才是投資真正的開始。


如果您正在規劃退休財務,或對投資理財與退休生活有任何疑問,歡迎在下方留言與我們交流您的看法與經驗!」


延伸閱讀:市場總會出事,但你不該每次都跟著慌 - 4月 10, 2025

在股災中不倒,就是贏家:我用月配息ETF打造穩定現金流 - 4月 08, 2025

退休後的生活怎麼過?5個實用建議打造理想退休生活 - 5月 10, 2025

作者:50歲退休練習生:

50歲後,我開始實踐退休生活,透過股息投資與ETF配置,建立被動收入、管理現金流,追求財務自由與簡樸人生。這裡紀錄一位退休練習生的真實經驗與思考,陪你一起走穩健前行的路。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00919值得買嗎?從高股息ETF到有效市場理論,破解你對理財的迷思!

00878除息該不該買?真正該關注的是現金流,而不是價差!

打造多元現金流:結合寫作與股息投資的退休策略|50歲退休筆記